满洲族称源自部落名称——基于《满文原档》的考察

管理员 2024-03-28
0 509

赵志强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

【摘要】 梳理《满文原档》记载,可以肯定,manju(满洲)作为jušen(女真)族所属部落之一,在清太祖时期已然存在。迨其兴起以后,“满洲”之名常被用作国号,指代金国。至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更改族称,以manju(满洲)取代jušen(女真)。满洲遂名闻遐迩。

    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颁发谕旨,将jušen(女真)族称改为manju(满洲),而对于更改的理由以及manju(满洲)一词的含义未作任何解释。按《满洲实录》之“满洲源流”部分,满文有buqūri yongšon…gurun i gebu be manju sehe(即布库哩雍舜居长白山东鄂谟辉之野鄂多理城,勘定叛乱,将国名称为满洲)之言,汉文有“其国定号满洲”之言。乾隆时官修的《钦定满洲源流考》称“满洲本部族名”,又称“实则部族而非地名”。清高宗的全韵诗《长白山发祥》内,有“号建满洲,开基肇宗”之言,其下注解文字内称“遂居长白山东鄂多理城,国号满洲,是为开基之始”。清亡以后,中外学者稽考典籍,各抒己见,代不乏人,学术成果亦称宏富。然而,迄今尚未取得共识。近年翻译、研究《满文原档》(即《无圈点档》),得知manju(满洲)一词在成为族称以前,作为部落名称,确已存在。清太宗抬高其地位,作为族称,取代了原有族称jušen(女真)。今撰此小文,请教于方家。不当之处,尚祈不吝赐教。

p73738842.jpg

《旧满洲档》中改名满洲的记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早期档案记载的 manju(满洲)

    清太祖时期的《无圈点档》流传至今者有20册,其中7册档簿即《荒字档》《昃字档》《张字档》《来字档》《冬字档》《收字档》和《宙字档》记载有“满洲”字样,凡21次。其中,直接书写者13处,后补者8处。日本著名学者神田信夫曾主要根据这些情况,发表《满洲(manju)国号考》一文。他对有些档册形成时间的认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档册的记载。

神田信夫(1921—2003).jpg

神田信夫(1921—2003)

    就目前的认识而言,记载“满洲”字样的7册档簿中,有4册档簿即《昃字档》《来字档》《冬字档》和《收字档》可以剔出。因为《昃字档》是天聪时期誊抄《荒字档》而形成的档簿;《来字档》整体与《张字档》重复且其使用的文字更接近于新满文,应该是清太宗时期的誊清本;《冬字档》和《收字档》所用文字都是过渡期满文,显然也都是清太宗时期的誊抄本。其余3册档簿即《荒字档》《张字档》和《宙字档》可以作为清太祖时期的原始记录,证明当时manju(满洲)作为部落名称已然存在。

    《荒字档》是天命年间巴克什额尔德尼编纂的《聪睿汗政绩》,清太宗时作为《清太祖实录》的一部分加以修改、补充。因此,该册内未作修改的部分出自天命年间巴克什额尔德尼之手,而修改的部分则是清太宗时期儒臣所为。在《荒字档》中,manju(满洲)字样共见4次,其中第一次所见者为原文。其文云:sar Gan jui adali {nioji} manju gūrun i sure χan: {musei niqan guruni} an sini soorin be dūrimbi seme henduhe……直译成汉语为:说女子一样的女直满洲国聪睿汗要夺咱们汉人国汗你的宝座。此句中,“满洲”是直接书写的原文,“女直”“咱们汉人国的”是补写的文字。该册中其余3处“满洲”,都出现在补写的语句中,故在此均忽略不取。

    《张字档》和《宙字档》都不是清太祖时期的原始记录,而是清太宗时期纂修太祖实录时抄录太祖时期原始记录而形成的图书底稿。从其实际抄录情况来看,原则上是复制式的原样抄录,只是在抄录过程中难免有些失误。《张字档》天命六年(1621)八月记事中,manju(满洲)字样出现1次,是直接书写的原文,所记为清太祖对蒙古人斋萨所说之言。其文曰:bi manju gurunjaisai si mong Go gurun。直译汉语为:我是满洲人,斋萨你是蒙古人。《宙字档》天命十一年六月的“秘密记事”中,用蒙文记载了科尔沁蒙古奥巴洪台吉的誓言,乾隆重抄本《加圈点字档》转为满文。其中,manju i χan(满洲的汗)出现 5 次,都是直接书写的原文,且“满洲”字样,蒙文和满文的书写形式完全一致。

    这些档册中关于 manju(满洲)的记载都来自清太祖时期的原始记录,是可信的。为什么呢?除了前述理由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档簿的记载都秉笔直书,绝少避讳。以庙堂争斗为例,诸如清太祖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残酷迫害并最终杀死其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著名巴克什额尔德尼等事件,在这些档簿内均有详细的记载,没有隐瞒,没有为尊者讳的事情。再以清太宗皇太极的名字为例,在《荒字档》中出现8次,《张字档》中出现13次,《宙字档》中出现10次。如:sure kūndulen χan i juwe jui mang Gultai taiji χong taiji(聪睿恭敬汗之二子莽古尔台台吉、皇太极台吉);χan i duici jui χong taiji beile(汗之第四子皇太极贝勒);χong taiji beile de tuwabuχa: χong taiji beile hendume...(让皇太极贝勒看了。皇太极贝勒说……)。经过一修再修,最终都隐讳了,如《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文本均作χong taiji(皇太极),汉文本多作“四王”,只有几处直书“皇太极”,《满洲实录》满文本均贴黄签避讳,汉文本均作“四王”,而《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文本均作 duici beile(第四贝勒),汉文本均作“四贝勒”。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肯定在清太祖时期,manju(满洲)确实已经存在。

▍二、部名 manju(满洲)用如国号

    上述清太祖时期档簿中所见manju(满洲)一词,是部落名称,还是国号?简而言之,manju(满洲)是女真(女直)族所属部落之一,因此它是部落名称,不是国号,但满洲部落兴起以后,“满洲”又被作为国号使用,习以为常。

    女真之称,女真语谓之jušen,汉语亦音译为诸申。作为民族共同体的名称,在《满文原档》里,其出现频率颇高,与蒙古、汉等称谓并举者为数亦多。例如:sure kūndulen χan i hendurengge:mini jušen gūrun i dain qai(聪睿恭敬汗说:我女真人的战争啊)。又如,弩尔哈齐曾对其诸子侄说:jaqun wangse hebedebi:jušen amban jaqun: niqan amban jaqun: mong Go amban jaqun ilibu: tere jaqun amban i fejile: jušen duilesi jaqun: niqan duilesi jaqun: mong Go duilesi jaqun ilibu:……jaqun wangsei jaqade jušen baqsi jaqun: niqan baqsi jaqun: mong Go baqsi jaqun sinda:(八王商议后,设立女真大臣八员、汉大臣八员、蒙古大臣八员。其八大臣之下,设立女真审理人八员、汉审理人八员、蒙古审理人八员……在八王处,委任女真巴克什八名、汉巴克什八名、蒙古巴克什八名)。

    满洲、叶赫、哈达等都是女真族所属部落。这是当时建州女真部和海西女真部都认同的,例如,弩尔哈齐曾与明人作比较,对叶赫部贝勒说:{yehe} muse oci encu gisuni jušen gurun qai:(叶赫咱们是语言不同的女真人啊)。再如,弩尔哈齐征服哈达、辉发、乌喇三部,继而加兵于叶赫时,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九月初六日,叶赫贝勒金台石等上书于明,曰:sure kūndulen χan i cooχa: yehei juwan uyun Gašan be (sucubi) efulebi Gajiχa manggi: yehei gintaisi buyang Gu: niqan gūrun i wanli χan de χabšame: χadai gūrun be dailame efulebi Gaiχa: χoifai gūrun be dailame efulebi Gaiχa: ulai gūrun be dailame efulebi Gaiχa: te yehe be (dailabi) {dailame} Gaime wacihiyambi: meni jūšen gūrun be dailame wacihiyabi: suweni niqan gūrun be dailambi:(聪睿恭敬汗之兵攻取叶赫十九村庄以后,叶赫之金台石、布扬古讼于明国之万历汗:征哈达国,破而取之。征辉发国,破而取之。征乌喇国,破而取之。今征叶赫,取之将尽。征我诸申国,既尽之后,将征尔明国)。另据明人记载:“(万历四十一年十月)己丑,奴酋围金、白二酋,二酋告急。上曰:北关为辽左藩蓠,岂容奴夷吞并,其速令该镇救援,不得违误。”在此,奴酋即弩尔哈齐,金、白二酋即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可见《荒字档》记载此事也是可信的。至于野人女真,似乎并不认同女真,其语言也不同。

    各部势力强大以后,称王争长,肇纪立极。至于国号,自然有之,或袭用旧号,或以族称、部名指代,或兼而用之。清太祖弩尔哈齐起兵以后,绍述完颜氏,袭用其金朝之号,遂以 aisin(金)为国号,亦称amba aisin(大金),如天聪元年(1627)正月记载:amba (aisin) {manju} gūrun i jacin beile: geren beisei bithe: (solχo) cohiyan gūrun i wang de ūnggihe:(大(金){满洲} 国第二贝勒、众贝子之书,咨行(高丽)朝鲜国王)。amba (aisin) {manju} gūrun i jacin beilei bithe: cohiyan gūrun i wang de ūnggihe(大(金){ 满洲 } 国第二贝勒之书,咨行朝鲜国王)。amba (aisin){manju} gūrun i beile amin(大(金){满洲} 国贝勒阿敏)。在此,自家国号原本都是“金”,后来涂抹,在其左边补写“满洲”,取而代之。“金”这个国号被袭用颇久,直到天聪十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才改为daicing(大清),大约使用了半个世纪。其间,天聪三年至五年,金明交涉时期,文移往来频繁,aisin gurun(金国)和daiming gurun(大明国)国号屡屡见诸文牍。

    与此同时,金国君臣也以jušen(女真)族称、manju(满洲)部名指代其国号,习以为常。例如:ere sar Gan jui jušen gurumbe gemu oforo acabume dain dekdebume wajibi(此女使女真国均已反目兴战了)。jušen gūrun i genggiyen χan de uru ambula obi abqa na dabi edun a Ga erin fonde acabubi...(因女真国的英明汗多正确,故天地援助,风调雨顺……)。再如:天命十年(1625)八月, 弩尔哈齐给蒙古奥巴台吉的信中说:niqan solχo ula χoifa yehe χada meni manju gūrunmende χoton aqūci sūweni mong Go membe emu moro buda ūlebumbio(汉、高丽、乌拉、辉发、叶赫、哈达、我们满洲国,我们若无城郭,你们蒙古让我们吃一碗饭吗)。天聪元年(1627)正月初一日记载元旦朝贺事宜,内称daci manju gurun i doro ...(初,满洲国之礼……)。更有甚者,他人亦模仿,且国号与习用代称并用,例如:崇德元年(1636)八月初三日,盖州守臣揭取盖州城门的匿名帖,送到清太宗手里。该帖内称:sini aisin gūrun i χafan ts’ai yung niyan, laqcaraqū daiming gūrun i emgi hebe ofi biya dari daiming gūrun de bithe unggime...iletu aisin gūrun be elbire, dorgideri nikan gūrun be elbirengge, ini beye nikan gūrun de banjiha, jušen gūrun de mutuha kai(你金国的官蔡永年与大明国密谋不断,每月赍书于大明国……明为招抚金国,阴为招抚汉人国也。他自己生于汉人国,长于女真国啊)。在此,“金国”“女真国”以及“大明国”“汉人国”混用,也说明当时一般人也都这样使用。

    以族称、部名指代国号,似乎是当时女真、蒙古人的习惯。以明朝为例,其国号为“大明”,女真人偶尔也使用,音译为daiming(大明),如清太祖曾对辽东镇江地方汉人说:suwe jūlge niqan i daiming χan i irgen bihe abqa liodon i babe minde būci te mini irgen qai(你们过去曾为汉人大明汗之民,天将辽东地方给我,则今为吾民也)。但通常称之为nikan gurun(音尼堪古伦)或 nikan(音尼堪),如在《荒字档》中,没有使用 daiming(大明)国号,而以 nikan gurun指代者出现8次,甚至还尊称为amba niqan gūrun(大汉人国)。在《张字档》中,daiming(大明)国号仅被使用一次,即前引清太祖对镇江汉人所言之中,而使用nikan gurun指代者多达15次。按nikan,汉译为“汉人”,本来是女真人对汉人的称呼,用以指代明朝,盖因明朝为汉人所建也。还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期,蒙古人称呼金国也往往使用族称和部名,例如:前述科尔沁蒙古奥巴洪台吉的誓言中使用 manju i χan(满洲的汗)5次,而先于奥巴发誓的清太祖则自称aisin gūrun i χan(金国的汗)。双方都自然而然,毫不奇怪,也没有任何疑问。显然,aisingūrun(金国)就是manju gurun(满洲国),反之亦然,可任意使用。其区别在于aisin gūrun(金国)是正式国号(袭用),manju gurun(满洲国)乃习用之称。

    从上述可知,清高宗所谓“国号满洲”,不是信口开河,便是自大自夸之辞,不足为信。而后世治清史而不知这一习称者,莫不沿袭谬说,以讹传讹。实际上,清太祖时期以及清太宗更改族称以前,manju(满洲)始终是部落名称,并不是国号,但往往用以指代国号,这是当时的习惯使然。在这一点上,非但女真人如此,蒙古人亦如此,无须大惊小怪。

三、满语 gurun(固伦)乃多义词

    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颁发谕旨,将jušen(女真)族称改为manju(满洲),其文曰:musei gūrun i gebu daci manju: hada, ula, yehe, χoifa qai. tere be ulhiraqū niyalma jušensembi. jušen serengge sibei coo mergen i χūncihin qai. tere muse de ai dalji. ereci julesi yaya niyalma musei gūrun i da manju sere gebu be χūla. jušen seme χūlaha de weile. 汉语直译为:“咱们的人的名称,原为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啊,将那个不晓得的人称为女真。所谓女真,是锡伯超墨尔根的同族啊,那个跟咱们何干!从此以后,任何人称呼咱们的人的原名满洲,称呼女真则罪。”此谕旨极其重要,从古到今,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引用过。有些主张“满洲”为国号的学者也引以为据,并强调是清太宗本人所言。其实,这是对清太宗谕旨的一大误解。在这道谕旨中,先后两次出现的 gūrun 一词,汉语意思都是“人”,而不是“国”。《清太宗实录》汉文本译为“国”是错误的,凡以此为据认为“满洲”是国号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稽考满语gurun的词义,除了“国”之外,应该还有“人”等意义。长山曾作《论满语gurun》一文,专门探讨,认为:“满语gurun的语义为‘国家’‘部落’‘百姓’‘人’,这与满族社会制度演变具有密切的关系,体现着满族及其先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哈拉、穆昆、噶栅等部落组织到国家的发展过程。”笔者曾在研究《旧清语》时,亦考证 gurun 一词,认为:“此gurun之义,当作‘人们’解释。今锡伯语中,gurun一词除有‘国家’之义,尚有‘人们’之义,故 amba gurun指大国或大人们、ajige gurun 指小国或小孩儿们、sakda gurun指老人们、asigan gurun指年轻人们、haha gurun指男人们、hehe gurun指女人们。”

    此外,今人所编满文辞书如《满汉大辞典》释为“①国,国家。②朝,朝代。③部落。④(口语)人”,《新满汉大词典》释为“①国,国家,朝,朝廷;②部落;③固伦”。回溯清代编纂的满文辞书,无论官修的《御制清文鉴》《御制增订清文鉴》,还是私修的《大清全书》《清文汇书》,gurun 的词义除了“国”之外,没有其他义项。实际上,该词在清太祖、太宗时代,已经是一个多义词,表示人、部落、国、朝代等各种意义。

    1.gurun 意为“人”,与niyalma(人)是等义词。如前文所引清太祖之言bi manju gurun jaisaisi mong Go gurun(我是满洲人,斋萨你是蒙古人),可作为典型例句。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bi(我)和jaisai si(斋萨你)都是单个人,说明gurun(人)可作为单数集合名词。这一点,满语和锡伯语有差别。在锡伯语里,该词只能用作复数集合名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编纂的满文辞书虽未列出 gurun 一词除了“国”之外的其他义项,但《御制五体清文鉴》收录词组gurun gūwa,汉文作“外人”。《御制增订清文鉴》亦收录,并解释为uthai gūwa niyalma sere gisun gurungūwa seme holbofi gisurembi(即“别人”之言,连起来说gurun gūwa)。只是这个词组的语序有点怪异,按照满语的正常语序,应该将这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一下,作 gūwa gurun。如果原来的顺序无误,那么,也有可能选词有误,即gūwa和gurun分别属于前后语句的末尾和起首之词,表示“……的人,其他……”之意,编纂辞书时,误作一个词组了。无论如何,其gurun一词,对应于解释句的niyalma(人)是正确的。这说明乾隆时代的满语中,gurun一词也有“人”的意义。

    2.gurun 意为“人们”,与niyalma sa/niyalmasa(人的复数形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例如:天命六年(1621)三月二十三日,金国咨行蒙古额驸恩格德尔,内称:birai dergi niqan gurun be gemu daχabubi uju fusiχabi: sunja tatan i beise meni meni gurun be saiqan bekileme hendu …… birai dergi gurun gemu uju fusibi mini daχabuχa gurun be suwe ainu Gaimbi …… mini efulehe gurun be Gaiχa de: muse juwe gurun ehe oci ai sain: birai dergi gurun ujui funiyehe be fusire unde sere: birabe doore kiobe efulehe bisere: tuweri juhe jafaχa manggi birai bajargi gurun be dailambi: juhe jafara ong Golo sunja tatan i beise niqan be dailaki seci birai dergi gurun be dailacina(招降河东汉人,皆已剃发。五部诸贝勒妥善严饬各自之人……河东之人皆已剃发,成为我所属之人,你们为何要取?……取我所破之人,咱们两国交恶,有什么好?据说河东之人尚未剃发,已毁坏渡河之桥。冬天结冰后,将征伐河彼岸之人。结冰之前,五部诸贝勒若想征伐汉人,就征伐河东之人吧)。此段文字中gurun 一词先后出现9次,除muse juwe gurun(咱们两国)中表示“国”的意思外,其余均表示“人们”之意。其中,birai dergi niqan gurun(河东汉人)指居住在辽河以东的所有汉人,meni meni gurun(各自之人)指喀尔喀蒙古五部贝勒所属之人,mini daχabuχa gurun(我招降的人)、mini efulehe gurun(我所破之人)均指辽河以东被金国征服的汉人,birai bajargi gurun(河彼岸之人)指辽河以东未被征服的汉人。在这里,所有表示“人们”之意的 gurun 都被用作复数集合名词。在这个意义上,该词所表达的意义等同于名词的复数形式。譬如,在《张字档》内,有一处修改,原文为 niqasa be(将汉人们),后墨笔涂之,在其左边另书 birai dergi niqan gūrumbe(将河东汉人)。niqasa(汉人们)是名词niqan(汉人)的复数形式,附加成分-sa表示复数意义。在这里,它所表示的意义显然等同于 niqan gurun(所有汉人)。

    3.gurun意为“民”,与irgen(民)是等义词。例如:癸丑年(1613)三月,清太祖训其子 曰:sini neneme mutuχa emu emede banjiχa aχun deo juwe jui de sunjata ming Gan boo gurun: jaquta tanggu adun: emte tūmen yan menggun: jaqunjuta ejehe būhe: mini χaji sar Gan de banjiχa geren jūsede gurun ejehe ai jaqabe gemu qomso būhe qai(先于你成长的同母所生兄弟二人,各给民五千家、畜群八百、银一万两、敕书八十,于我爱妻所生诸子,将民人、敕书一应之物,都少给了啊)。再如:天命六年闰二月二十八日,英明汗说:χan i sain de gurun: gurun i sain de χan qai: beilei sain de jušen: jušen i sain de beile qai: gurun i joboχo be χan sara: jušen i joboχo be beile sara: oci jušen irgen joboχo uilehe seme qoro aquqai(汗善则民善,民善则汗善也。贝勒善则女真善,女真善则贝勒善也。汉知民之劳苦,贝勒知女真之劳苦,则女真与民劳苦而无怨恨也)。又如:天命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太祖颁发文书,内称:te jušen niqan gemu emu χan i gurun oχobiqai(现在女真、汉人都已成为同一个汗的民啊),而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颁发文书,内称:jušen niqangemu χan i irgen oχobi(女真、汉人都已成为汗的民)。以上例句中,gurun 一词绝没有“国家”的意思,将其与女真并举且与irgen(民)等同来看,gurun 指的是当时金国的各族之人,其词义类似于现代汉语中国民、公民、民众、群众、大众、平民、百姓、黎民等词所表达的 意义。

    4.gurun意为“国、国家”或“部、部落”。在这个意义上,古今之见可能有所差异。古人所谓“国”“国家”,按照现代国家概念,也许称不上“国”“国家”,只能视为“部”“部落”,或理解为部落国家。例如:天命六年(1621)二月,mong Goi jarut gurun i jonggon beilei mong Goorin ninggun boi Gon:jaqunju ang Gala niyalma juse sar Gan ulχa Gajime uqame Gusin de isinjiχa(蒙古扎鲁特部钟嫩贝勒之蒙古二十六户,八十口人,带妻孥牲畜逃来,于三十日到来)。按扎鲁特为蒙古族所属部落之一,但当时女真人认为它是一个国家,因此用gurun而未用aiman(部、部落)一词。再如:天命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金国咨行蒙古额驸恩格德尔之文内称:musejuwe amba gurun dain oci: χairaqa(n) banjire amba doro efujeci ai sain: sunja tatan i qalqai beise muse juwe gurun……(咱们两大国若交战,颇为可惜。生存大计若颓废,有什么好?喀尔喀五部贝勒咱们两国……)。此句中gurun一词,从金国的角度,译为“国”“国家”,应该无可非议。但从喀尔喀蒙古的角度来看,似乎译为“部”“部落”更合适,因为当时喀尔喀只是蒙古族的部落之一,并没有建立国家。只是当时的女真人认为是一个国家,遂与自己的金国相提 并举。

    至于“朝”“朝代”,也是一个古今认识差异问题。前文所见诸多niqan gurun(汉人国),按其实质和汉语习惯,有些亦可译为“明朝”,如niqan gūrun i wanli χan(汉人国的万历汗)就可译为“明朝的万历帝”。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习惯和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问题(包括满语 χan一词,或音译为“汗”,或意译为“帝”),当然也有史观因素。

    从《满文原档》记载来看,满语的gurun也是一个常用词,内涵丰富多彩。据粗略统计,在《荒字档》里,gūrun出现129次,gurun出现44次,两种书写形式合计173次。在《张字档》里,没有gūrun,而gurun出现186次。从其词义来看,或可释为国、朝,或可释为部落,或可释为人(们)。就其使用情况而言,各种义项交叉出现,混合应用,并无明显时代顺序。

    现在回过头来看清太宗更改族称的谕旨,其中musei gurun之言先后出现两次,汉语意为“咱们的人”,包括满洲人、哈达人、乌拉人、叶赫人、辉发人。他认为,无知之人称之为女真,是张冠李戴,不可取。因此,所有人都要称呼满洲原名,不许再称女真,否则治罪。在这里,改的是族称,即改女真为满洲,并不牵涉国号。如将gurun解释为“国”,包括满洲国、哈达国、乌拉国、叶赫国、辉发国,那么,谁将这些国统称为女真?显然明朝人没有。在明朝人看来,女真是个族群的概念,其中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从史料记载来看,女真人自己都认同女真族,并以族称国,即以女真为金国的代称。实际上,当时建州女真人建立的只有金国,并不存在所谓女真国。在更改族称的次年,改国号“金”为“大清”。因此,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清太宗所改的是族称,而不是国号,该谕旨中的gurun一词,只能理解为“人”,不能解释为“国”。

    清太宗既改族称,manju(满洲)便从一个部落名称上升为族称,取代了原来的jušen(女真)之称。此外,一些历史文献中的jušen(女真)族称,也被改为manju(满洲),如《满文原档》记载天聪元年正月至十二月政务的《天字档》第80页中,涂抹原文jūšen emu nirui sunjata uksin(女真披甲每牛录各五名),改为manju cooha emu minggan(满洲兵一千名)。涂抹原文jūšenjūwete amban(女真大臣各二员)中的前后二词,在jūšen(女真)的左边增补manjui amban(满洲大臣)。涂抹原文jūšen emu nirui emte(女真每牛录各一名),改为manju cooχa ilan tang Gū(满洲兵三百)。涂抹原文jūšen i duin amban(女真大臣四员),改为manju(满洲)。当然,改aisin(金)为 manju(满洲)者亦多,比如《天子档》第 4、62、84、85、252 页都有这种涂改之处,盖以族称国的习惯使然。

    综上所述,manju(满洲)一词在成为族称以前,是女真族所属部落的名称,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清太宗更改族称后,manju(满洲)取代jušen(女真),成为该共同体的新名称。在清太祖、太宗时期,其国号先袭用金朝之号,称为aisin gurun(金国),后于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清太宗改国号为daicing(大清),因此,manju(满洲)始终没有成为国号,所谓“其国定号满洲”“国号满洲”等都是不可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女真(满洲)人以及蒙古人都有以族称、部名指称国家的习惯,因此,所谓manju gurun(满洲国)这样的称谓,有关文献中并不鲜见。这只是当时的习惯称呼之一,并非正式国号。至于manju(满洲)部名何时产生,有何含义,《满文原档》未有记载,中外学界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共识,留待以后另行探讨。

p73738894.jpg

来源:《清史研究》2020年3期。

说明:原文注释从略,满学工坊配图。

【相关链接】

定宜庄丨清末民初的“满洲”“旗族”和“满族”

刘小萌丨《〈旧清语〉研究——满洲早期的语言与文化》读后

高剑秋丨赵志强:故宫里走出的锡伯学者

庄声丨锡伯超默里根问题考辨

庄声丨锡伯人族群意识的萌芽——以伊犁河流域的锡伯为中心

爱新觉罗·瀛生丨满语的“说”与“写”

单景州丨满语文化考察报告(完整版)

秦汉丨满学大家安双成

王志华丨殷殷伊犁情 切切话满文——记著名满文档案和锡伯族历史研究专家吴元丰

书讯丨《滿文的傳承:新疆錫伯族》


摘自:https://site.douban.com/125457/widget/notes/8016253/note/768459231/

ONOFF
即划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