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1--问候--ujui kicen

管理员 2019-04-12
0 7731

打招呼的几种方式:

扣头礼.jpeg

第一 uju

正式说法

haita:    si saiyn?

                                lenggeri:  sain, si ni?

haita:  bi inu sain 

  或bi geli sain 

海塔    :你好吗?

                                楞格里 :好!你呢?

海塔    :我也好。


第二 jai

大街随便碰到熟人,简单说

haita:     saiyn

                                 lenggeri:  saiy

海塔    :你好

                                楞格里 :你好


第三 ilaci

用于对年长的前辈 , 

如对 常瀛生老先生说,

注:beye dursun身体

 haita: beye dursun saiyn ? 

常瀛生 : sain. 

海塔    :您身体好吗?

                                常瀛生 :好


第四 duici

非正式称呼

haita      :   hojo nio(na) ?

              lenggeri :  hojo

海塔    :好吗?

             楞格里 :好


第五 sunjaci

非正式称呼

haita:    baita akū nio

         或 baita akū na?

                                lenggeri: baita akū 

海塔    :没事啊?

                                楞格里 :没事



日常用语——打招呼  摘自:重刻满洲语极速入门(全)

没有哪种语言是不打招呼上来直接对话的。但阿尔泰语系的打招呼有个特点,即都是以疑问形式问好。我们没有像汉语或英语那样确定地说你好的形式,因为我们的确不敢确定你是不是很好。阿尔泰的先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每天都面对着众多的自然灾难和来自食物链高层的威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见老祖宗,所以人们见面的时候都回亲切地互相询问一句:活着呢?

引号里面那句话当然是开玩笑,说这个是音为满语里有句话跟它的发音很像:

hojo nio?
解释一下,
hojo(口语作 hoj~hosh) = 好,nio(口语作 na) = 呢。既然是一个疑问句,自然就有回答。回答是:hojo。那么,就连 Windows 的开机欢迎画面都不止一种形式,自然

语言中打招呼的形式就更多了。就像国家领导人之间见面不会问你吃了吗一样,刚才这句 hojo na 也不是教科书式的最规范的问候。最标准的是:

si saiyn?

注意同样是疑问句形式。si = 你,saiyn = 好吗。出于尊敬,你可以把 si 换成 beye = 您。出于简单,可以把si 省略。另外,对众人讲话时,我们可以用 gerenofi——―众位这个词。

标准回答是:sainsi ni?sain = 好,si = 你,ni = 呢,就是说:好!你呢?当然了,要是真的不好也得跟人家直说。按理对方既然也被问了,出于礼貌也得回一句,比较自然地可以说:

bi inu sain.

bi = 我,inu(或作 geli) = 也,sain =

但是这么一来二去的比较罗嗦,大街上随便碰见一个熟人就得耽误好多事。所以我们不这么烧包。一般来说一个人问句 saiyn,对方反问 saiyn 回去就可以了。

  口语中,还有一种问好的方法:

baita aknio?

baita = 事情,ak= 没有,nio 同上。这个意思就是没事吧。一般就说 baita ak没事就行了。真有事了再说。

还有一个形式是用于对年长的前辈的,比如见到了常瀛生先生,可以说:beye dursun saiyn?

这里的 beye dursun 都是表示身体的词。阿尔泰语系里常见这种现象,就是用两个意思相同的词叠用表示一个概念。这里的 beye 跟前面表示您的 beye 是同一个词。

再有一点,就是满语中没有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这样的概念。总结一下问好的几种形式(均省略了人称呼语):

a: saiyn
b: sain, si ni?
a: bi inu(geli) sain

a: saiynb: saiyn

a: beye dursun saiynb: sain.

a: hojo nio(na)b: hojo

a: baita aknio(na)b: baita ak



其他扩展:

常瀛生:

2013年5月12日,著名史学家、民俗学家、满语泰斗常瀛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常瀛生,字文蓬,满族,爱新觉罗氏,顺承郡王文葵之胞弟,“启”字辈。1922年12月25日出生于日本横滨,1931年回国,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精通满语、满文,书面语及口语,师从满汉文翻译家克敬之。

常瀛生先后任燕京大学农科助教,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译局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北京农业大学讲师,高等教育出版社农学编辑室主任等职。北京市东城区第六届政协委员。1985年被北京满文书院聘为顾问。著有《满语杂识》、《老北京与满族》、《满语基础讲义》等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满语专家,也是北京解放后为数不多的满族满语大家、满文教育家。他的去世是北京民俗界、满语界重大而不可弥补的损失,其在京语口语、宫廷萨满音乐等方面的研究后继乏人。

ONOFF
即划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