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 (三) 产业与生活

管理员 2020-07-14
0 6853

产业与生活

经济

农业

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满族的祖先以渔猎和采集维生[参 169]。尔后,发展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并创造了原始文化。努尔哈赤进入辽宁沈阳地区后,下令实行计丁授田及分屯别居等措施,从顺治初年到康熙八年明令停止圈地,但是满洲贵族的圈地并没有完全停止,总共圈占汉族的田地约莫17万顷。在清圣祖亲政后,进行了多项变革,例如:完全禁止满州贵族进行圈地、奖励垦植、整顿赋役、兴修水利以及大规模修整运河等。推行这些政策及措施,因而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使得各族人民获得比过去更好的生产条件,全国的社会经济恢复并持续发展。从康熙初年开始到乾隆初年为止,辽宁省地区满族和汉族屯垦的土地面积,增加了5倍,吉林黑龙江开垦的土地亦逐渐增加,耕地面积达61万公顷。由于大量满族人进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人移往东北地区,到清朝被推翻以前,东北三省满族的农耕技术和山海关内的汉族趋于一致,东北地区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有余粮供应关内,更有许多的大豆远销国外,而其他如柞蚕人参鹿茸的产量也有增加[参 170]

  • 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因应中国共产党的新经济政策,农民的劳动与收入都聚集在一起,因此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经济的表现稳定且持续发展。公元2000年之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了农业和产品的结构,形成了以林业中药材、林蛙养殖业、喂养草食动物以及发展种植香菇、优质米和山野菜的的五大特色农业新格局。公元2004年时,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成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的示范县、全国秸秆养牛基地县、中国林蛙之乡、辽宁省林业生产重点县、全省中药材、香菇和木材的生产基地县。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在满族聚居的京郊农村,和其他民族一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参 171]

商业

  • 贸易

过去几个世纪里满族的商人阶层是被禁制贸易的,即便是清朝政权当政,他们仍然是被禁止从事贸易。即便如此,满族还是对人参拥有官方的垄断权,人参是该地区土生土长的药用根。自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活动开始重新出现[参 172]

  • 分工

清朝时期,除了皇帝或三十一个贵族阶层外,大多数满族都是旗手,他们从政府那里获得土地和津贴。这些旗手是军队,他们和家人一起被分配到帝国内的各个地点,大部分被分配到主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以北京为主。在中国境内,满族继续以农民的身份生活,理论上是禁止从事贸易和手工劳动。农村地区的主要分工是依据性别来划分,妇女负责家务劳动,男人则是从事农业或是副业。而在二十世纪时,一些城市满族成为小贩或工人,有些人进入专攻艺术的职业[参 173]

生活

服饰

一名清末满族贵妇

满族服饰承袭了女真传统,早期尚白[参 174]。由于射猎生活的需要,无论男女均身着袍服。在关外时期以皮毛制品为主,清朝入关后分为单、夹、皮、绵四种材质[参 175]。满族袍服的特点主要是圆领、窄袖、捻襟、带扣袢、衣裳连结,窄袖前端接有一个半月形的袖头,因形状酷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又名箭袖(满语ᠸᠠᡥᠠ穆麟德waha太清waha)。平时穿着将袖头挽起,作战或围猎之时放下,冬季还可以起到御寒作用[参 176]。女子的袍服的样式与男子大体相同,但装饰较多[参 177]。满族通常还在袍服外面穿着一种长至肚脐的对襟短褂,因为起初是在骑马作战时穿着,所以称作马褂,无袖的称作马夹或坎肩,主要为八旗“军服”,之后随着清朝推行易服政策在中期普遍流行开来,成为“礼服”[参 177]。袍衫和马褂还在近代演变为旗袍唐装,被视作中国元素的代表之一[参 178]。在东北满族聚居区或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上仍可常见身着传统服饰的满族人[参 179][参 180]

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满族男子的传统发式也是辫发。不同之处在于,满族发式是半剃半留,剃去周围的头发,只留颅后部分,再编成发辫[参 181]。这种发式曾经随着清廷的剃发政策而推广至中原其他民族中去。民国建立之后,辫发被正式废止。满族女子在年幼时候也像男子一样剃发,样式也大致相同[参 182]。成年后,开始蓄发,式样很多,两把头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梳这种发式要先将头发束到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再将后部余发变成一个燕尾形的长扁髻,平时插入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的名为“大扁方”的木制发簪。重要场合则佩戴旗头,长约30厘米,宽10厘米左右,多由青素缎等制成[参 183]。咸丰之后,两把头的样式逐渐增高,燕尾也越来越大,由此逐渐演变成一个新的发型“大拉翅”,大拉翅是一种形似六遍扇面的冠,多以铜丝为骨架,黑缎为面[参 184]

满族有戴帽子的传统,自幼时起就开始着帽[参 185]。根据寒暑分为暖帽、凉帽两种,帽顶有红缨[参 186]。入关以后,又吸收了明代的六合帽,俗称“瓜皮帽[参 187]。此外,还有毡帽、风帽、皮帽、耳套等不同式样的帽子[参 188]。在鞋的方面,清代满族男子着靴、布鞋或草鞋[参 189],东北地区的则习惯穿着一种名为靰鞡的鞋,它是由靰鞡草与牛皮或鹿皮缝制而成,在冬季可以御寒[参 190]。女子没有缠足习惯,女式旗鞋通常分为平底和高底两种,平底鞋多为方口,有夹、绵之分;高底鞋主要根据鞋底的不同分为马蹄、花盆、元宝底,鞋面则雷同。还有一种便鞋,也叫绣花鞋,在鞋跟方面比旗鞋要薄,便于行走[参 191]

满族女子素有“一耳三钳”[注 23]的习俗[参 193],乾隆年间曾一度发展为“一耳五钳”[参 194]。直至今日,仍可在年纪稍大的满族女性中见到传统式一耳三钳之风[参 195]。其他女子首饰的佩戴与汉人大同小异。男子也有扎耳孔的习惯,有在幼年时扎耳孔好养活的说法。与女子不同,男子一般只扎一个,带一个铜圈,但成年后大都不再佩戴[参 194]。由于骑射风俗,满族男子还佩戴扳指,入关前,主要使用鹿骨扳指,以有眼者为贵。入关后,逐渐发展为纯配饰,又新增了玉、象牙等材质。当时,满族对扳指尤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参 196]

饮食

满族的传统饮面比较讲究,除不吃狗肉外,很多习惯都与北方汉人相近。满族主食以谷物为主,通常是面食和黏食,味道多酸、甜。日常生活中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俗称豆包)[参 197] ,面食以饽饽为主(满语ᡝᡶᡝᠨ穆麟德efen太清efen),它是满族对块状面食的统称[参 198]。京旗满族有每天午饭后、晚饭前都要吃一顿饽饽的习惯[参 199]。饽饽有不同的口味,萨琪玛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种类[参 200],用精粉、鹅蛋、糖、芝麻、瓜子仁等原料制作而成,现今已发展为现代食品工业的品种之一[参 201],满族也以米饭为主食,有高粱米、小米、稗米饭和包饭等[参 202]酸汤子[注 24],是满族民间夏天喜欢吃的一种食品,将玉米泡涨磨成糊状后,等到发酸后做汤,另加蔬菜、盐等调料,味香而稍酸具有开胃效果[参 201]

在菜肴方面,猪肉是比较常见的材料。满族称猪肉为“白肉”、“福肉”,传统上是祭祀萨满教神明的食品。仪式后分而食之。东北满族以此制成“大锅肉”的知名炖菜[参 203]。京旗营房还有一种叫做“白煮肉”的吃法,他们将猪肉用白水煮熟后切片粘酱油吃,肉片切剩下的肉块可以切成肉末烫饭,称作“白肉烫饭”[参 204]。猪血还可以加入调料搅拌后灌入肠中制成“白肉血肠”,与另一传统菜肴炖酸菜搭配食用[参 205]。鹿肉也是满族传统菜肴之一,有炖、烤等吃法,京郊满族有在重阳节吃烤鹿肉的习惯[参 206]。满族也有火锅,由满族的先人们常用的野炊方式发展而成[参 205]火锅历史悠久,最早流行于东北寒冷的地区,汤中含有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等等各种肉类,有时也会用各种山蘑菇调汤,如棒蘑、元蘑,现今火锅品种越来越多,由原本单一的肉类火锅发展成“什锦火锅”[参 201]。。

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满族人也喜好喝酒。起初不单是为了消遣娱乐,也跟北方寒冷,酒可以起到一定御寒作用有关[参 206]。传统而言,一般满族人好喝黄酒烧酒两种[参 207]

满族饮食在材料选择、制作方式以及吃法都保有其族群特色,有“满点汉菜”之称,其中熊掌、人参鹿茸等大都是来自东北地区,现今中国北方的饺子、火锅、酸菜、京味糕点等均与满族饮食文化有着一定渊源[参 208]

民居

盛京故宫里的索伦杆

满族传统民居通常向阳而筑,多为草顶,一旁设有极富满族特色的方形烟囱。围墙大体有土筑、泥堆两种建筑方式。室内三面皆炕,如“匚”形[参 209]。满族习俗以西为贵,南次之。满族人家习惯在西墙上供奉神明、英雄以及自家家谱,所以西炕又有“佛爷炕”之称,客人拜访时不能随便坐在西炕或在上面摆放杂物,如果违反,会被视作对主人祖先的不尊敬[参 210]。房屋分为上屋、下屋、堂屋三大间,西屋称上屋由家中长辈居住,东屋称下屋由家中晚辈居住[参 201],门设在中间,每边有三扇窗户。清初满族宅院,坐北朝南,凡宅舍,均在东端东边开门,形如口袋,,故称“口袋房”,又因其形似斗型,别称“斗室”(今沈阳故宫的清辽宫就是这种东南开一门的口袋房),入关以后,住宅有四方形的宽敞院落,在东北农村一家一户一个院落,普遍盖三间瓦房,也有件东西厢房的,院墙用砖垒技术[注 25],耐用度高,从王府到平民的住宅皆可见,做北朝南的为正房,通常设有三间到五间,中间开门,进门为堂屋[参 201],院内建有影壁墙,竖有索伦杆,有的家庭还建有花庭、八角凉亭等。院的门前还有上马石等[参 210]满族的住房,院落围以矮墙,室内一般有西、中、东三间,西间称西上屋,中间是厨房,东间称东下屋,大门朝南。如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中来客住西炕,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可住南炕。满族盖房多开南窗和西窗,冬暖夏凉[参 211],满族旧宅最重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烟囱建于屋子的侧后方,二是屋内南北西三面见火炕,三是窗户纸糊[注 26]在外[参 201]

教育

满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从清朝以来,在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满族的教育与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有隶属于国子监的八旗官学,有隶于宗人府的八旗宗室觉罗学,专门负责宗室、觉罗子弟的教育。在京畿地区外,在八旗驻防地方和发祥地东北广设官学。普通旗人则是适用八旗义学。义学隶属于各旗参领八旗幼童十岁以上即可入学。各驻防地方也都设有义学,以便清寒的旗人子弟也有机会入学读书。教师会在本旗佐领下推选,学习满语满文骑射,学习成绩归档。在后期也有由当地汉族儒士担任教师,学习的内容转向汉族的传统文化。在科举考试上,清初以降即特设八旗考试,并以满文翻译之。清出,还是旗、汉分考,越到后期,则转变成旗汉一体考试。因为教育的普及,使得满族文化得以有长足的发展[参 212]

现状

从1984年开始,满族与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可以享受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技学校的优惠录取政策,电子科技大学、职大、高校函授部、夜大等学校在招生上也对少数民族的考生给予照顾,这个政策给予少数民族的学生比较多的升学机会。不管是民族教育和希望工程的引进,或是教学设施的改善,各级政府都赋予了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同样的优惠政策。而在满语的教育方面,许多的科研单位、大学和北京满文书院都开设满语班,培训了一批满语人才。[参 213]


摘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A1%E6%97%8F

ONOFF
即划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