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民俗] 满族的发式 清朝服饰

管理员 2020-11-26
0 7828

满族的发式

  满族男发较单一,女发式样繁多,富有民族的独特风彩。

  男人发式:在金代满族先人梳辫发。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辫发。至清代,满族男人发式未变,把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圈,将留下的长发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于脑后。编辫时,在发梢加缀三股线穗,编结发中,为辫梢装饰品,称为“辫连子”。如发短者,在辫梢续编三股假发,以增辫子长充。辫根用粗线绳扎上。在辫子当中再编结三股辫穗子缀上,辫穗用黑色。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改剃光头。解放后,仍有极少数满族老人留发,如新宾镇石碑村上堡的满族李XX,人称李小辫,一直保留辫发,直至故去。

  妇女发式:满族妇女发式繁多,风彩宜人。

  “两把头”发式:清代及民国时期满族成年妇女流行“两把头”发式,亦称“旗头”,又叫“把头儿”或“一字头”。女孩出嫁方可梳此头式。把全发束于颅顶,用线绳束起,分成两缕,缠成两把,在头顶梳成一个横式发髻,用一个扁方大簪子横插于发髻之中,再将脑后余发梳成燕尾形。

  “燕尾”发式:属一种脑后发式,梳“两把头”时将脑后余发分开,梳成两个尖角燕尾形扁发髻垂于脑后,故称“燕尾发”。

  “软翅头”发式:为“两把头”的雏形发式。梳全发于头顶,束之以绳,分成两缕,各用红线绳缠成两把,长约三至五寸,呈八字形双垂于脑后,后来由竖垂脑后逐渐演变成横卧头项,于是发展为“两把头”发式。

  男女儿童发式:儿童发工一般随着年龄大小而改变,其发式多种。

  “三块瓦”发式,俗称“三块瓦”。男孩在3——4岁时多留此发。在后头顶两侧及颅前各留一块瓦形发,其余全部剃去。

  小孩到八九岁时开始留长发,先留后发,再留前发。到十几岁以后,不论男孩、女孩,一律编发辫,垂于脑后。不同的是,男孩半剃半留,女孩留全发结辫。女孩在未出嫁前,不准剪辫子,直到结婚才能改梳妇女发式。

  满族妇女的发型和头饰

  在历史上,满族男子梳辫发,人尽皆知。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才被革掉。至于满族女子的发式,变化就比较多。幼年时期,因习骑射,发式与男孩相同,剃去四周发,只留颅后发,编结为辩,盘于脑后。待至成年待嫁时期,方才蓄发,多是缩成抓髻、或梳成单辫。庄绰《鸡筋篇》上有一段记载,“燕地(金)其良家世族女子,皆髡(剃发),许嫁方留发”。满人入关后,也仍保持此俗。在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里,也有此反映,在七十一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风姐并族中几个媳妇,满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说明乾以后此俗仍存。  

已婚女子的发式,多是官髻。髻的样式和名称很多,诸如大盘头,大蓬头,架子头,老样子等,但唯有两把头的样式,才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络,在头顶上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压在后脖领儿上。

这样,发髻便无形中限制了脖颈的随便扭动,使人走起路格外庄重。当时,梳这种发髻者多为满族的上层妇女。一般劳动妇女,只把头发绾至顶心盘髻,这种盘法流传至今,在东北农村中仍可看到。

  在发髻上带些花朵,是满族妇女的爱好。进关以后,受汉族的影响,在头饰上就更加讲究和复杂了,诸如大耳挖子、小耳挖子、花针,排杆以及压鬓针等等,但其中还有一种叫大扁方的,却是满族妇女头饰中绝不可少的。所谓大扁方,是一根约七、八分宽,一尺来长的大横簪,贯于发髻之中。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里,第三十回写十三妹初见安太太一段,对安太太的头饰就作了一番仔细的描述,可资作为佐证,“头上流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撇着一支大如意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的玉暨棒儿,一支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针钉儿,还带着一支方天戟,栓在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的小桃,右边一排三支刮待刷腊的矗技儿兰枝花儿”。这可算是清代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妇女的典型头饰。 

 另外,在满族上层妇女的发髻上,往往还戴有一顶形似扇形的冠,一般用青索缎或青直经纱或青绒作成,俗称旗头。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以此作为礼冠,戴在头上,颇有汉族风冠霞披之意。

 满族妇女注意耳饰,讲究一耳带三钳,就是说满族妇女要在每只耳朵上扎三个孔,带上三只耳环。这种习俗,是满族妇女必须遵守的。据记载,乾隆四十年有次选秀女时,乾隆就说过:“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这种习俗,在满族妇女中,确实延续很久,、直到民国年间,在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仍可见到。

  清朝服饰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bì)积(折裥(jiān)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乾隆皇帝御用蓝缎铜钉铁叶甲.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dí)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   

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本图为戴朝冠,穿朝服,朝褂的皇后(《清代皇后像》).

  清代乾隆皇后朝褂,样式为对襟,圆领,无袖,开气,通身绣金立龙纹,但纹样有几种不同样式,本图朝褂纹样为前后身各绣大立龙各两条想向戏珠.下幅为八宝寿山江涯立水,立龙之间彩云相间.朝褂领后均垂有明黄色绦,绦上缀有珠宝.朝褂穿在朝袍外面.此图为清雍正石青缎地五彩云水金龙朝褂.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的变化.清朝中叶,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饰,发饰品种繁多.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妇,用凤冠,霞帔.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服饰外,其它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袍衫(旗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装束,也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不过满族的女装没有汉族的宽大.满族女装一般为窄而瘦长,多在外面加坎肩.此图为梳旗髻,穿旗袍及梳平髻,穿袄裙的妇女

  妇女的缠足之风,到了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弓鞋为多.满族妇女不缠足,大多穿旗装穿木底的丝鞋,时称"高底鞋".由于形似花盆,也有称为"盆底鞋".有的像马蹄,称"马蹄底鞋".鞋跟都用白细布裱蒙,鞋面用刺绣,穿珠等工艺,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头做成一个凤头形,嘴衔珠穗,称为"凤头鞋".此图为满族妇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材料多为皮制.皮毛之类也有分别,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红,兰,白,金等色宝石.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本图为戴暖帽的官吏.

  清代补服,补子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圆形补子有以下几种:皇子,龙褂为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间以五彩云纹.亲王,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两肩为行龙.郡王,绣有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贝子,绣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

  绣有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为郡王所穿团龙补服.

  朝珠是挂在颈项间垂于胸前,由一百零八颗圆珠串成,无疑是源于佛教的数珠,也是随品级而挂用,质料也各不相同,朝珠用细条贯串,有后引垂于背后.朝珠上还附有三串小珠

  清代官吏便服--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

  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

 

 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

    其它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清代长袍多开衩,官吏士庶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在清朝以开衩为贵。但也有不开衩的,俗称“一裹圆,为一般的市民服饰。开衩袍,也称“箭衣”,袖口有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因其袖似马蹄,故称“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礼时放下。这种开衩服装是满族的服装特色,最初出现在入关之前,而后沿用于整个清代。本土为戴暖帽、穿琵琶襟马褂、开衩袍及皂靴的官吏。


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05/14/5617186_90819183.shtml

ONOFF
即划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