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满学学者与满学研究

管理员 2024-03-20
0 545

✪佟克力|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 要:清朝中后期,通过俄国东正教驻北京各届传教士团和其他一些途径,俄罗斯学有专长的学者不断进入北京等地,研习满语满文及满族历史、文化,回国后或编纂满俄辞书,或编写语言教材,或者撰写有关满族历史、文化专著,或公开发表,或存其手稿,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满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俄罗斯;满学家;满学研究;满语满文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民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清统治者曾以法律形式将其确定为“清字”、“国语”,因而,二百余年间满语满文作为代表国家的语言文字被使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满语满文及其丰富的古籍文献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表现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特点的重要一面。清朝前期由于奉行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外界对清朝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之很有限。但是,随着列强为了各自的政治、经济等利益先后用坚船利炮或先进的地面武装叩开中国大门之后,清封建王朝开始为外界所逐步认识,其中满语满文和这一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满族的历史与文化也开始为各国学界所关注。尤其是富具领土扩张野心的沙俄殖民主义者,随着其攫土夺利堡垒政策向我国的逐步推进,首先早于其他列强一百余年与清朝有了政治、军事交锋,它对清朝的了解比较早,而且其急于深刻了解的心情也很迫切。因此,沙俄各类人员对满语满文以及对满族历史、文化等的关注比较早,关注的程度也很深。从目前相关资料看,沙俄学界和其他有关人员关注满语满文及满族历史、文化是在清末。从资料搜集和研究而言,俄苏学者所取得的成果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从文化意义上讲,他们的成绩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丰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值得赞许的。俄苏学者对满语满文及满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在沙俄时期的成绩最为显著:一是关注的学者较多,二是研究的范围广,三是所搜集的资料丰富。而苏联时期的学者主要是在前人成绩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后续性的工作,也可谓做了“扫尾”性的工作,而且涉足该领域的学者显然寥寥无几,成果也单薄。这种局面的产生,与其实用性密切相关,他们仅仅是出于文化的角度予以了一定的关注。

  在俄苏学者的成果中,表现突出的是首先对满语满文资料的搜集与研究上,即相当数量的学者对满语词汇的搜集、编纂辞书以及对编写语法读物倾注了心血,做出了大量劳动,其中大成者首推扎哈罗夫及其《满俄大辞典》。该辞典曾获得俄国地理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扎哈罗夫也因此被圣彼得堡大学授以满语文学博士学位而名扬海内外。其次是对满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上。此外,对在清代曾使用满语满文的其他少数民族如锡伯等族的语言状况、历史、文化等也予以了一定的关注,留下了不少的珍贵资料和研究成果。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俄苏学者满学方面的成果了解不是很多,改革开放以后,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学界对俄苏满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日渐了解,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并逐步将其纳入到了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领域。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对满学基本有了共识。因此,俄苏学者对满语满文及满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不折不扣地成为满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介绍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下面以时间为主线,将俄苏重要满学家(或称满学者)及其成果作一简介,为推动满族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稍尽绵薄。

  罗索欣(1717或1707—1761) 中国学家和满学家。1729年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二届传教士团当学员。曾在国子监学习满汉文。1735年任理藩院通译,同时在俄罗斯文馆任教。1741—1751年回国任皇家科学院通译,教授满汉语,并作了大量翻译工作。留有手稿约三十部。其中主要有《满汉文的俄文转写》(手稿)、《资治通鉴纲目前编》(译自满文,手稿)、《1714年前往伏尔加地区晋见卡尔梅克汗阿琦的中国使团旅俄记》(译自满文《图理琛异域记》)、《三字经》(译自满汉文,手稿)等。

  帕雷舍夫(1754—? ) 俄国外交委员会译员。1772—1782年参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六届传教士团当学员。回国后在西伯利亚总督府任译员。在华期间学习满语满文,搜集相关资料。身后遗留手稿十余部。其中有《大清帝国1772—1782年秘密行动、企图、事件和事变录》(手稿,合著)、《满俄辞典》(手稿)。

  卡缅斯基(1765—1845) 俄国科学院院士,满学家。毕业于下新城传教士学校和莫斯科大学。1794年加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八届传教士团当学员,1807年回国。1820年作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届传教士团领班,次年至北京,1830年回国。在京期间努力研习满语、满洲历史、文化及汉语,搜集了不少该方面的资料。1819年当选为俄国科学院研究东方文献和古文物的通讯院士,后被任命为院士。他著述颇丰,但多未发表。其中有《汉满例句详解成语词典》(手稿, 1831)和《蒙满俄拉丁语辞典》(手稿)等。

  利波夫索夫(1770—1841) 满学家,俄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783年在喀山传教士学校学习。1794—1807年参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八届传教士团当学员,在京期间研习满语满文。1808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俄国外交部亚洲司满语和汉语译员。著述有:《准噶尔概述》(1821)、《新约》(满文译本,部分, 1822)、《满汉俄语辞典》(手稿,1838)、《满文识字课本》(石印, 1839)等。

    西帕科夫 1798年入俄国外交委员会所属汉满波斯土耳其和鞑靼语学校学习,师从列昂季耶夫学习满汉语。1807年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九届传教士团为学员,次年进北京, 1821年回国,在俄国外交部亚洲司任七等文官,从事通译工作。在京期间,他进一步研习满汉语。身后留有手稿《俄满辞典》(1829)。

  沃伊采霍夫斯基(1793—1850) 毕业于基辅神学院和外科医学院。1820年自愿任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届传教士团医生至北京。在京攻读满语和汉语。1844年任喀山大学第一位满语教授,主持成立满语教研室,给学生讲授满族史和满语语法课程。其所著《汉满语初学课本》、《满语语法规则新释》、《〈清文启蒙〉汉满文分析》等成为学生使用的主要教材。

  西维洛夫(1798—1871) 1810年自奔萨省传教士学校毕业, 1818年入外科医学院学习。1820年加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届传教士团为修士司祭,次年至北京, 1830年回国。1837年任喀山大学第一任汉语教研室主任。在华期间先后学习汉语和满语。身后留有大量未发表的手稿,其中包括《法汉满成语辞典》。

  列昂季耶夫斯基(1799—1874) 俄国地理学会会员、古钱学会会员。曾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前身——第一师范学院。1820年参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届传教士团当学员。次年至北京后努力研修满、汉、蒙古文,并翻译俄国历史介绍给中国,清廷授其“国师”称号。1831年回国,次年到圣彼得堡被任命为俄国外交部亚洲司译员,履职达三十余年。在华期间,在努力研修满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为其著书立说做准备。他著译述颇丰,达三百余部、篇。主要有:《满文诗歌散文体译文》(与诗人赫沃斯托夫合作)、《汉满俄成语词典》(手稿)等。其中的《汉满俄成语词典》系按部首编排,所列参考书目都比较权威,例如:《清文典要大全》、《清文典》(《满汉词典》,满文注释)、《清文汇书》、《清文部汇》、《清汉文海》等。

  科瓦列夫斯基(1800—1878) 俄国科学院院士,喀山大学教授,蒙古学俄国学派奠基人。身后遗留有大量手稿,但其中的蒙古、中国、布里亚特的著述手稿多被焚于华沙。他于1834年编辑了《喀山大学图书馆馆藏梵文、蒙古文、藏文、满文和汉文书籍与手稿目录》。

  罗佐夫(1808—1853) 满语学家、蒙古语学家和汉语学家。1830年毕业于诺夫戈罗德省传教士学校。同年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一届传教士团当诵经士, 1833年转为学员。回国后在俄国外交部亚洲司任职。在京期间,他努力研习满、蒙古、汉语,熟悉满族历史与文化等。身后留有《金史》(手稿,译自满文)、《满俄辞典》(手稿)、《满语语法》(手稿)等。

  扎哈罗夫(又译杂哈劳,1814—1885) 满学家。曾任俄国驻中国伊宁总领事。早年毕业于沃龙涅什传教士学校和圣彼得堡神学院。1839年与戈尔斯基一起参加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二届传教士团,于1840年至北京。在京期间努力研习满、汉语,于1849年回国。1851年作为克瓦列夫斯基的通译参加修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谈判。1851—1864年先后任俄国驻中国伊宁领事和总领事。1864年作为俄国会勘地界全权大臣,协同巴布科夫在塔尔巴哈台逼迫清ZF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割占我国西部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8年在圣彼得堡大学教授满语,并整理满语资料,编撰满俄双语工具书。1875年其《满俄大辞典》出版后,圣彼得堡大学授予其满语文学博士学位, 1879年晋升教授。他是俄国中国学家在编纂满语工具书方面成绩最突出者。1875年其《满俄大辞典》出版后,以其突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获得了俄国地理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其1879年编写的《满语语法》作为圣彼得堡大学满语教材使用。《满俄大辞典》至今仍作为实用性的工具书和学术著作而被广泛使用。尤其是该辞典的前言是一篇具有很高水平和文化价值的论述。

  瓦西里耶夫(1818—1900) 又译王西里、魏西里夫,俄国科学院院士。1834—1837年自喀山大学语文系东方班毕业。1937年获候补博士学位。1840年到北京任职, 10年后回国任喀山大学教授, 5年后于1855年转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他在咯山大学和在京期间,努力学习满、汉、蒙、藏等语,因此,自喀山大学转至圣彼得堡大学后主要教授满语、中国史地和文学。他培养了很多中国问题学家(含满学家)。他著述颇丰,其中未发表之手稿具多,已发表的著述均具有深刻的影响,其中有关满族史地、语言等方面的有:《满洲志》(1857)、《元明两朝关于满族人的资料》(1863)、《大清初期对蒙古人的安抚》(译自《圣武记》,1868)、《圣彼得堡大学东方书籍简介》(1857)、《满语文选》(石印,俄国首部满语满文教材,1863)、《满俄辞典》(石印, 1866)、《略论制定基本字母表对于满文标音的必要性》(合著,系俄国最早揭示满语发音规律的论著, 1888)等。

  戈尔斯基(1819—1847) 曾在圣彼得堡神学院学习, 1839年加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二届传教士团。1840年至北京后努力学习满、汉、蒙、藏文、满族史和佛教。著有《论当代统治中国和清朝的始祖与满族名的起源》、《满洲王室的崛起和创业》等。1847年因肺病死于北京。

  斯卡奇科夫(1821—1883) 又名孔琪庭、孔气、孔琪,早年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1837年由圣彼得堡大学转入里舍利耶夫斯基高等法政学校学习。1848年入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三届传教士团为学员,次年到北京后担任气象观测台台长。1857年回国。在华期间研习了汉语。1859年被任命为俄国驻中国塔城领事。1867年又被任命为俄国驻中国天津领事。他著述颇丰,所著涉域广泛,凡天文、地理、语文、经籍、政治、农政等均有涉及。其中《自古迄今满族入关中国军事组织的历史概述》曾公开出版。

  拉德洛夫(1837—1918) 突厥学家,出生于德国柏林。1858年自柏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同年获博士学位。1884年当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1859—1871年主要在阿尔泰地区搜集语言、民俗和民族学材料。1871—1884年任喀山学区督学。1885—1890年任亚洲博物馆馆长。1894—1918年任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多次带领科学考察队到阿尔泰等地进行考察、搜集资料。先后有二百余种论著发表。他分别于1862和1869年两次来伊犁河谷进行人文考察。1862年是经过中亚进入伊犁的,但此次考察未进入锡伯族地区。1869年拉德洛夫完成了第二次科学考察,此行的目的是以七河流域和伊犁河谷为考察对象,进行锡伯、达斡尔、索伦(鄂温克族)、满族语言及其生活习俗等方面资料的搜集。在出行前的1868年底,拉氏聘请一位叫毕特的锡伯人,向他了解有关锡伯等族及伊犁地区的情况,记录了该锡伯人提供的锡伯族民间文学资料,如5首民歌、2篇民间故事等。在此次考察中,拉氏在锡伯族地区对该民族的语言、宗教和社会生活等作了调查,搜集到一些“不是译自汉文、而是直接用锡伯本民族文字(满文)写成的手稿”。但拉氏完成两次考察后未写出一篇专门论述的文章,而是将一些零星的资料引用于其后在德国莱比锡用德文出版的《西伯利亚日记》一书中。在本书的《伊犁河谷》章节中,记述了其经过伊犁索伦营驻守各卡伦、台站的所见所闻及伊犁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被农民起义破坏后的城镇以及锡伯、索伦、满族的历史、文化等情况。拉德洛夫两次科学考察所搜集的资料一直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分院档案馆中,其中有:用俄文转写的满语和锡伯语词句;索伦语资料;关于锡伯、索伦和达斡尔在1864—1871年农民起义期间情况的资料;德俄两种文字的论文草稿;三卷《满德词典》本,其中有部分锡伯语词汇; 1000张工作卡片,其中的部分语汇注为锡伯语;“西地库尔”的锡伯族民间故事汇集,共有13篇民间故事,但非拉氏手稿,系其学生伊万诺夫斯基根据拉德洛夫的手稿抄写的副本(原稿疑佚失); 5首锡伯族民歌等。

  齐维利科夫 原入喀山大学汉满语教研室学习, 1855年转入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汉满班学习。1859年在俄国外交部亚洲司任职,后为该司官员。他遗留有《满俄简明辞典》(1857)的手稿。

  波兹涅耶夫(1851—1920) 满学家,蒙古学家。1876年自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毕业,为瓦西里耶夫的学生,习满、蒙古语,1883年获博士学位,次年为圣彼得堡大学教授。1899—1903年为符拉迪沃斯克东方学院教授和第一任院长。1903—1917年为国民教育部部务委员。著述数十部,其中1904年发表有《搜集满洲文学范本的经验》。

  伊万诺夫斯基(1863—1903) 满学家。1885年自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毕业,在校主要学满语、满洲历史与文化等。因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毕业当年便获候补博士学位,并任该校东方系满语编外教授。1890年到中国从事外事工作两年,记有10部日记。回国后被任命为圣彼得堡大学教授,教授满语、满洲史和汉语。在中国期间,广泛搜集满文等资料。身后遗留有《满洲史概要》(1887)、《北满的戏剧》(1891)、《满洲的铜币》(1892)、《北满的中国民歌》(1893)、《满语文选》(1895)、《满洲学1:索伦语和达斡尔语范例》(1894)、《满语转写的西藏经文》(1895)等。其中的《满语文选》收录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克罗特科夫(1869—1919) 1894年自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系汉满班毕业,先任俄国驻中国吉林、齐齐哈尔和伊宁领事馆秘书,后任俄国驻中国伊宁、乌鲁木齐领事。1910年为俄罗斯研究中亚和东亚委员会通讯院士。1898年他在任俄国驻中国伊宁领事馆秘书期间,向被聘为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翻译的锡伯族教习巴里善学习满语,搜集有关锡伯族语言、历史、文学、宗教(原始宗教)等方面资料。并且,在华期间他又亲赴伊犁、塔城锡伯族聚居区作考察,搜集文字资料、图片,留下了不少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均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图书馆等处。克罗特科夫在新疆搜集的资料有:《龙兴诗》,满语歌词;《离开盛京的故乡之歌》,满文,附有打字机打印之俄文译稿片断;《故乡之歌》,满文,与前者同;《大清帝国喀什噶尔之歌》,满文,片断;《伊犁暴乱记》,满文;《婚宴之歌》和《喜庆之日歌》,满文手抄本;《满营理家成亲之歌》,满文,附有克罗特科夫译稿;《萨满场院书》,满文,抄写于1877年;《三国之歌》,满文,抄写于1898年;《关公过五关曲》,满文;《绣荷包曲》,满文,抄写于1899年;《伊犁记事》,满文;《训导集》,满文;《满、吉尔吉斯(指哈萨克)语手稿》,附有满、吉尔吉斯口语会话,吉尔吉斯语用满文抄写; 1899年秋锡伯营靖远寺之行俄文草稿及清样;俄文和满文靖远寺绘图清单,附有满文说明的该寺庙外貌;有关锡伯族历史、民俗和各类统计资料、杂记等;就有关锡伯族萨满教问题与巴里善等人的来往信函、资料、草稿和杂录等;福善、伊尔嘎春、扎拉丰阿等给克罗特科夫的满文信件等。这些已经成为研究满文及锡伯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克罗特科夫的著述并非很丰,主要有如下几部:《伊犁、塔城地区锡伯族萨满教现状简述》(1911—1912)、《关于伊犁地区和锡伯族人的历史、统计和民族志资料》(手稿)、《俄满辞典》(手稿)和《满语语法资料》(手稿)。此外,又拍摄了不少塔尔巴哈台锡伯族萨满罗国及其扎里(助手)的照片。

施密特 1896年自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毕业,在校学习汉满语。1899年在东方学院教授汉满语。著译有:《满语教科书》(1908)、《阿尔巴津征服记》(译自满文)、《满语中的汉语成分》等。

  科特维奇(1872—1944) 1891年考入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蒙古、满和汉文。1895年毕业后留校当主教,1900年起任蒙、满文系教师和主任,后任教授,1916—1923年为亚洲博物馆研究人员,1920—1922年任列宁格勒东方研究所所长,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发表著作一百四十余种。科特维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对伊犁锡伯等族文化资料的搜集工作,但是,在其努力和关心下,由拉德洛夫开创的对锡伯等族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工作得以继续未断。他为自己的老师伊万诺夫斯基抄录拉德洛夫所搜集的锡伯(满)文稿,撰写关于拉德洛夫研究锡伯语的论文;他将穆罗木斯基培养为学者后,向俄国中亚东亚研究委员会推荐,将其派往中国伊犁进行学术考察,并与其保持书信往来,对他的工作予以支持和帮助,保存和整理穆氏搜集的资料,又帮助发表克罗特科夫的文章,修改和补充迪亚科夫有关巴里善回忆录的译文,并保存了相关资料等。

  穆罗木斯基(1879—1910) 满语称呼为“穆秀才”。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系毕业。1906年受俄国中亚东亚研究委员会委派,于当年3月5日自圣彼得堡出发,来中国伊犁地区对锡伯族语言进行实地调查,于当年5月30日到达伊宁市(当时称固尔扎)。在此地他结识了对锡伯族已有数年研究经历的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秘书克罗特科夫,因而,穆氏的考察工作得到了他的全面支持和协助。当时未经伊犁将军的批准,外国人被禁止前往锡伯营从事任何活动。在得到批准之前,克罗特科夫给穆罗木斯基介绍了时任俄罗斯驻伊宁领事馆翻译的锡伯族教习巴里善为穆氏教授满语,并介绍其他有关锡伯族文化情况。数天后穆罗木斯基持伊犁将军颁发的通行证经惠远城进入伊犁锡伯营总管档房驻地六牛录(镶红旗)。他在此一直滞留到当年9月7日,中间从7月16—26日前往一牛录(镶黄旗)在牛录佐领家借住,向该佐领儿子学锡伯语。穆氏学习和考察锡伯语,向自己提出了一个任务:研究锡伯语口语并加以明确其口语与满语书面语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是满语书面(文学)语言实际上跟北京满语没有区别;二是锡伯官方和知识分子用语与满语相近;三是无文化者用语与书面语差距较明显。1907年7月底穆氏自俄罗斯再次来到伊犁索伦营对达斡尔、鄂温克族语言、文化进行调查,在此一直待到秋天。他在伊犁过冬后于次年春天又到索伦营各牛录进行调查采访,搜集资料。1908年8月在返回圣彼得堡之前再次深入锡伯营,搜集锡伯族民间文学及语言资料。穆罗木斯基在这两次考察中,在伊犁及塔城官方和锡伯族人士的协助下,搜集到有关锡伯、达斡尔、满族语言资料,拍摄伊宁市及郊外、锡伯、满、在伊犁俄罗斯人图片多幅。这些资料分别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分院、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华沙大学中亚民族语教研室、华沙科特维奇图书馆等部门。综合起来有如下主要资料: 1906—1908年草就的文稿; 1908年科特维奇发往在伊宁市的穆罗木斯基的电报; 1906—1908年穆罗木斯基给科特维奇的文件多份;福善给穆罗木斯基的满文信件;《锡伯、达斡尔和翁库尔索伦语汇简评》(附卡片及台历散页);锡伯人给穆罗木斯基信函之信封,上注1908年5月1日;福善给穆罗木斯基的名片,上注3月9日;伊宁市及其郊外、锡伯、满及在伊俄罗斯人照片,计41幅;锡伯语名词词汇1500余条;满—锡伯语词汇卡片约500张,满文书写,俄罗斯文字母转写,以满文字母自N-W排列;《锡伯语词典》卡片约500张,满文书写,用俄罗斯文字母转写,以满文字母自J-W排列,附采访笔记;《翁库尔索伦语词典》卡片约1000张,毛笔字,用俄文转写;锡伯族民间故事32篇,婚礼歌2首;其他语言词汇卡片、民间文学及民俗资料。穆罗木斯基将这两次考察情况曾写两篇简短的汇报发表。所搜集的资料多由波兰学者卡鲁仁斯基占有和利用,并先后发表了其所有资料等。

  帕什科夫(1891—1970) 语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汉、满、蒙古(包括卡尔梅克)语。1950年以学位论文《满语简单句句法》获得博士学位,1959年获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家称号。前后发表60部篇论著。其中1958年发表《俄国学者对研究满语和满文的贡献》; 1963年出版《满语》。多布罗维多夫 习汉语、满族历史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哈巴罗夫斯克私人汉语训练班教员。1898和1900年发表有《满洲两部分指南》等著作。

  迪亚科夫(?—1956) 曾任俄国驻中国伊宁领事馆秘书(疑在克罗特科夫之后), 1913年接替克罗特科夫任俄国驻中国乌鲁木齐领事。俄国十月革命后滞留中国新疆。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捕入狱,释放后曾任新疆学院俄文教师。20世纪初,迪亚科夫接替克罗特科夫任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秘书之后,也接受为俄国皇家考古学会东方学分会搜集中亚各类资料的任务。1904年迪亚科夫在伊宁拜时任俄国驻伊宁领事馆翻译的巴里善为师,一方面了解有关锡伯族的情况,一方面让其用满文整理1864—1871年回、塔兰其(维吾尔族)人起义的回忆录。迪亚科夫将巴里善写成的第一部回忆录寄给在圣彼得堡东方语言系任主任和教授满、蒙文的科特维奇。科特维奇因为资料过简要求补充回忆录所涉确切年代和详细过程等,故迪亚科夫让巴里善向其他老者了解每一事件的确切日期和详细过程,使迪氏最后从巴里善手里接受的回忆录是一部完整的稿件,为巴里善就此历史过程写的第二部回忆录。1864年伊犁农民起义时巴里善17岁,亲眼目睹了起义过程。迪亚科夫在伊犁和乌鲁木齐任职期间,主要是对上述1864—1871年伊犁农民起义回忆录的完善工作倾注了心血,给后人留下了《根据老者讲述的伊犁动乱之经过》、《伊犁锡伯人关于1864—1871年伊犁回、塔兰其人起义的回忆》(俄译文)。前者注有“复制准确。驻固尔扎城(伊宁)领事馆翻译官A•迪亚科夫, 1906年3月14日”字样;而后者则注有“阿列克赛•迪亚科夫翻译于固尔扎, 1906年12月23日”字样。该译文于1908年在《俄国皇家考古学会东方学分会论丛》卷18中发表。

  戈尔采夫斯卡娅(1906—) 突厥学家、满语学家,主要研究满语和埃文基语。1930年自国立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毕业。先后在多个学院和大学任教。后在苏联科学院语言和思维研究所和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发表有20余部论著。其中1959年出版《通古斯语满语研究史纲》; 1963年发表《埃文基语和满语中的描绘词》。

  阿夫罗林(1907—) 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长。1930年自列宁格勒大学历史民族学系毕业。他在满学方面的著作有《关于通古斯—满语分类》,于1960年发表。

  苏尼克(1912—) 语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通古斯满语族、阿尔泰语系以及中亚和外高加索语言的研究。1941年以学位论文《通古斯满语系中句子的所有格构造》获得了副博士学位,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前后发表论著60余部篇。其中涉及通古斯满语的有:《通古斯满语系句法纲要》(1947)、《通古斯满语系的动词、形态学结构和动词形式系统》(1962)等。

  齐赫文斯基(1918—) 苏联科学院院士,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俄中关系、苏中关系和日本近代史。前后发表论著200余部篇,其中1966年出版《满族在中国的统治》一书,内收录了多位俄罗斯满学者有关满族历史方面的论文。

  沃罗比约夫(1922—) 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女真史。1950年自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毕业,197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前后发表论著60余部篇,其中涉及女真、满洲历史方面的有:《论从古代到蒙古入侵时的满洲和沿海地区的货币流通问题》(1956)、《金国建立以前女真族的经济与习俗》(1965)、《中世纪的人种(据女真族人种起源的资料)》(1967)、《女真语词汇是一种民族学史料》(1968)、《论女真族的几种习俗的起源》(1968)、《女真族的币制(金国)》(1969)、《从民族地理的角度看十至十二世纪朝鲜和女真族的关系》(1970)、《女真族金国的历史编纂学(1115—1234)》(1970)、《女真族的金国和中亚》(1971)、《金国的印章(1115—1234)》(1972)、《关于女真族的文化和民族史中的几个争论问题》(1973)、《女真族和金国历史概述(10世纪至1234年)》(1975)、《女真族的文化和金国(10世纪至1234年)》(1983)等。上述多为单篇论文。

  蒙库耶夫(1922—) 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蒙古史。发表论著50余部篇。1965年发表《满洲征服者统治下的蒙古(1815—1870)》。

  沃尔科娃(1927—) 女,历史学家,专长满文。195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曾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手稿部主任。发表著述十余部。她在任手稿部主任期间,广泛接触在此收藏的有关锡伯、满族历史、语言、文学等资料,并做了一定的整理。1961年她公开发表了在满、锡伯、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中广泛流行的萨满教经典故事——《尼山萨满》的满文本和俄译文;1965年出版了《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满文手稿概述》,其中介绍和收录了有关满文锡伯族资料;编写了《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满文写本目录》;1972年出版《满洲学》;1976年出版《皇太极的政策和满族文学创作的初步经验》等。

  拉里切夫 历史学博士。197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考古和历史。1964年发表《女真族的历史(11—13世纪)》。

  梅德韦杰夫 主要研究我国东北历史。发表有《关于阿穆尔河沿岸女真人的考古资料》(1974)、《阿穆尔河地区女真人的文化(10世纪末至11世纪)》(1977)、《1976年发掘乌苏里岛上古墓地的一些成果》(1980)、《阿穆尔河下游加厦多层居址的研究》(1983)等。

  梅里霍夫(1930—) 生于哈尔滨。1946年自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毕业,历史学副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史和俄中关系史。前后发表论著四十余部篇,其中有:《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下的满族的崛起(1591—1644)》(1966)、《17世纪80年代满洲人深入阿穆尔河上游的历史》(1966)、《明帝国对女真人的政策(1402—1413)》(1970)、《17世纪东北的满族》(1974)、《满洲统治者在征服中国期间其世袭领地的北部边界(17世纪40—80年代)》(1982)等。另发表有清史方面的著述。

  以上介绍了35位俄苏满学者从事满学资料收集、科研成果以及与满族语言、历史、文化有关活动的情况,旨在为满学研究做点工作,以求与广大满学工作者(包括锡伯族研究学者)共论。但是,由于资料掌握不全面,想必有所遗漏,谨企学人补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俄苏中国学手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2]亚洪托夫.珍惜物陈列馆——民俗笔记[J].未刊.

[3]富丽.世界满文文献目录初编[Z].北京: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3.

[4]克力,博雅,奇车山.锡伯族研究[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5]纪大椿,主编.新疆历史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3.

作者简介:佟克力(1952-),女(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人,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锡伯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来源:《满语研究》2006年1期

【相关链接】

刘小萌丨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冯年臻|战后日本学者研究清入关前史概况

刘小萌丨近年来日本的八旗问题研究综述

定宜庄丨美国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

江桥丨德国的满学研究

黄淑娟丨德国的满学研究

佟克力丨俄罗斯满学学者与满学研究

黄定天丨苏联的满学研究

王禹浪/郭丛丛/程功丨海外满学研究综述

何溥滢丨日本收藏满文文献概述

财团法人东洋文库

乔•斯达里(Giovanni Stary)|威尼斯大学对满族和锡伯族研究的十年

乔万尼斯达里的著作

董建中丨《清史问题》及《帝制晚期中国》目录(1965-2003年)

亚历山大•伊夫里耶夫丨俄罗斯对渤海史的研究

滨田耕策丨日本对渤海认识的变迁


摘自:俄罗斯满学学者与满学研究 (douban.com)

ONOFF
即划即译